暑期將至,不少遊客正在爲出遊做攻略。來到曲阜,除了遊覽世界文化遺産孔廟、孔府、孔林,大家不約而同地將視線鎖定在城市東南方那座並不高的山——尼山。
爲何是尼山?有人說,那裏風景秀美,山脈蜿蜒連綿,聖水湖碧波蕩漾,尼山聖境恢宏壯麗。有人說,那裏是孔子的誕生地,有觀川亭、夫子洞、尼山書院等曆史印記。還有人說,那裏是儒家文化的永恒原點,是感悟孔子思想最直觀的地方。探尋中華文化根脈,讀懂儒家千年智慧,應該到尼山。
尼山五峰並峙、五水彙流。山環水抱之中,有孔子父親生活過的魯源村,孔子母親的家鄉顔母村,有孔子出生的夫子洞。五代後周顯德年間,兖州太守建起尼山孔廟,後逐漸成爲主祀孔子的廟宇;元至元二年,尼山書院正式設置。孔廟及書院共同承擔起祭祀和教育兩種功能……千百年來,儒家文化在尼山以各種形式綿延傳承,弦歌不辍。如今,在這片曆朝儒客朝拜的聖地上,儒家文化又從“內外”兩個方向,展現出新的生命力。
尼山向內,見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落地生根——尼山腳下的魯源新村,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和曆史優勢,發展儒學文化體驗遊、民宿經營等項目,推進村落形成崇德向善、文明互助的良好氛圍,走出了一條優秀傳統文化強村富民的發展之路,讓優秀傳統文化滋潤心田、成風化人。在“春秋講壇”上理新知,從“孔子講堂”中學做事……由孔子研究院推出的“兩堂課”,一方面做好儒家文化時代化诠釋,另一方面推動儒家文化的轉化落地和推廣普及。“‘兩堂課’各有側重,但都是在沿著文化‘兩創’的路徑回答‘時代之問’‘文明之問’‘百姓之問’,並將‘答案’轉化爲‘實踐’。”孔子研究院院長孔德立說。
尼山向外,發出了加強文明交流互鑒的時代強音——作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永久举办地,尼山不仅成为世界不同文明开展对话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在这里,不同国度、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传承创新,通过相互尊重的交流对话加深彼此的理解。“在孔子诞生地开展文明对话,可谓‘沟通古今、联通中外’,让金年会 - jinnianhui.com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对话中,更好理解、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说。
從“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布活動到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從“尼好,戲劇!”到全球媒體創新論壇……當各行各業、不同身份的人們,都能帶著不同的目的在尼山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身之所往,這裏已然成爲大家探尋儒家文化、思考時代之問的精神家園。走近尼山、學習孔子,不僅是對解決自身思想危機的努力回應,也是中國智慧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尼山腳下,孔子曾駐足講學,他的思想在這裏生根發芽。如今,可以跟隨導學老師做一次孔子的學生,走進尼山聖境“孔子的課堂”,完成妙趣橫生的樂學任務……行走在尼山,曆史與現實在山水間交融。而尼山,也如一本曆史巨著,等待著更多人去走近、去品讀、去對話。 。ù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