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人有了“AI新同事”,青島推動環衛作業向機械化智能化無人化轉型
时间:2025-05-14 来源:新闻传媒中心
厘米級清掃,環衛工人有了“AI新同事”
青島推動環衛作業向機械化智能化無人化轉型,今年每個區(市)將打造至少1處人工智能清掃試點示範場景
清掃馬路的環衛行業和人工智能,這兩個看似完全不相關的領域,正在青島醞釀著一場場景和應用的變革。
記者從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獲悉,青島將推動環衛作業向機械化、智能化、無人化轉型,今年每個區(市)將打造至少1處人工智能清掃試點示範場景。通過人機協作,環衛工人可從重複性勞動中解放出來,轉向設備操控、維護和衛生死角清理等工作,同時降低高溫、嚴寒等極端環境下的作業風險,提升環衛作業“顆粒度”。
無人駕駛清掃車已“上崗”
在西海岸新區星光島濱海步行道自星海灣路橋至金馬路公廁南端路段,正在試運行的SD15無人駕駛清掃車緩緩掃過馬路,留下幹淨整潔的地面。與傳統的環衛清掃車不同,SD15無人駕駛清掃車搭載激光雷達、雙目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多傳感器融合系統,可實現厘米級高精度貼邊清掃、自主避障與動態路徑規劃。
兩台無人駕駛清掃車在西海岸新區星光島濱海步行道上作業。
該無人駕駛清掃車采用L4級自動駕駛,可以適應複雜室外環境,通過自研算法實時感知路況,保障行人、車輛安全。同時,可以8小時續航,支持自動充電、加水及傾倒垃圾,實現“任務下發—清掃—歸位”全流程無人化。
“雖然是無人駕駛,但仍然可以實現高效清潔和靈活機動吸掃,清掃效果完全達到傳統人工標准,且作業連貫性、安全性顯著提升。”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園林綠化和環境衛生中心主任李波介紹,該設備可強力回收果皮紙屑、粉塵等垃圾,同步噴霧降塵,每小時作業面積達9600平方米;同時四輪轉向與2米轉彎半徑設計可輕松應對步行道、園區窄路等場景。
在該路段工作的環衛工人李師傅反。栽誦薪錐溫範穩斯ぜ袷捌蕩我衙飨約跎伲璞改艽砺訪娉<肺攔と嗣強梢約芯Γㄗ⒂谙附诒=嗪屯環⑶榭鲇Χ浴
無人駕駛清掃車是否要替代人力?對此,李波表示,科技賦能不是冰冷的替代,而是溫暖的升級。無人駕駛清掃車作爲“智慧助手”將與現有環衛力量形成互補。“通過人機協作,工人可從重複性勞動中解放出來,轉向設備操控、維護和衛生死角清理等工作,同時降低高溫、嚴寒等極端環境下的作業風險。”李波介紹,目前,西海岸新區正以星光島爲試驗。低逞橹の奕思菔磺迳ǔ翟诟叢踴肪誠碌奈榷ㄐ雜氤【笆視π裕講杉誦惺、優化算法模型,爲智慧環衛技術叠代提供實踐支撐。
“組合拳”提升環衛作業機械化水平
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管理處處長劉媛媛介紹,目前,青島環衛領域已普遍使用大型車輛開展機械化清掃保潔作業,但與先進城市相比,存在作業車輛普遍年限較長,新能源車輛占比少及小型作業機具數量少、類型單一等問題,狹窄道路、人行輔道等機械化作業覆蓋率不高,以機械爲主的多場景、精細化保潔作業模式未能有效建立,環衛機械化、智能化作業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为此,青岛打出了“组合拳”:对使用年限超过8年的作业车辆制定更新更换计划,用足用好“两新”政策,有序推进车辆、设备更新。同时,着力推进新能源技术应用与环卫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2025年及以后新增和更新的环卫作业车辆新能源占比应达到40%以上。为解决传统大型设备难以清扫覆盖的盲区问题,青岛还将提高小型作业机具的应用比例,重点配置适用于人行道、支路、狭窄道路、半封闭区域的小型清扫车、冲洗车、吸扫车等环卫车辆及机具,打通“毛细血管”,提高全域机械化清扫覆盖率。“金年会 - jinnianhui.com还将加快布局适用于‘进院收集’的小型垃圾清运车辆,提升垃圾收运作业的灵活性,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噪声污染。”刘媛媛表示。
開放智能網聯環衛設備測試與應用場景
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豐富的應用場景。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將積極開放智能網聯環衛車測試與應用場景,建立《智能網聯環衛設備開放場景清單》,聯合道路測試主體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商業示範及無人測試與示範相關工作。
“金年会 - jinnianhui.com还将积极链接市场、企业资源,积极开展技术、模式创新,探索符合当前实际和未来方向的智能网联车辆、设备推广应用模式。”刘媛媛表示,在清扫保洁领域,将因地制宜选取公园广场、产业园区、交通场站、主次干路等区域开展无人驾驶清扫试点。在垃圾收运转运和处置领域,强化智慧监管服务,推进设施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和大数据分析赋能,为智慧管理提供基。Υ蛟臁昂诘乒こА薄拔奕顺≌尽笔痉丁
今年青島每個區(市)將打造至少1處人工智能清掃試點示範場景,逐步形成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公園、景區、廣場、産業園區等多場景、多機型應用的智能化環衛作業場景。(大衆網)